河南鹿邑中华李姓文化园,原名中华李氏大宗祠,位于老子故里鹿邑县太清宫东侧,项目占地120亩,分两期进行,目前一期工程60亩,建筑面积9113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被我们所熟知的三个哲学问题,提出这三个问题的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出生前144年,东方的中国,诞生了一位哲学家,就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他所著五千言《道德经》和《易经》《论语》一起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自东汉起,为纪念老子,在他的出生地——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开始修建老子庙(后扩建为太清宫)历经千百年战火频仍,数度廛修,今天仍规模震撼。
1996年9月11日,在鹿邑县委县政府及各界宗亲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鹿邑李氏文化研究总会(今名为:鹿邑县李氏文化研究会)成立。随后,以研究会这个民间团体为依托,以政府支持和宗亲捐赠为主要来源,开始有意向地筹建“中华李氏大宗祠”。
2022年,李氏后人们历经十数年努力,几代人接力,在隐山文化遗址旁,老子诞生地太清宫隔壁,初步建成了九千五百万中华李氏根亲的共同精神家园——中华李姓文化园。世纪疫情过后的2023年农历二月十五,在中华李姓文化园,隆重举行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子祭典之——宗亲祭,海内外李氏宗亲再聚首,共祭祖先,共话发展。中华李氏大宗祠(中华李姓文化园)从奠基到初具规模用了整整一十八年。在各级领导的持续关心下,在各位宗亲的慷慨资助下,中华李氏大宗祠的建设稳步推进。中华李氏大宗祠的第一个标志性工程——始祖殿落成。随后,拜殿等工程相继完工。2014年5月,中华李氏大宗祠宗门竣工,鹿邑李氏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华李氏大宗祠筹建委员会会长李文德致辞。事非经过不知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张景志(首任会长,已仙逝)、李文德(现任会长,第二任会长)两位会长的接续努力下,在全球李氏宗亲的共同帮助下,2019年4月,中华李氏大宗祠已初具规模,但仍面临巨大资金缺口,整体工程陷于停滞。此时,鹿邑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李刚直接关心过问,亲自部署推进,站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统筹现有项目建设与历史债务清偿,全盘接管项目建设运营管理,举全县之力推进一期工程尽快完工投用。同时,通盘考虑根亲文化弘扬与“老子故里”文化品牌打造的关系,将“中华李氏大宗祠”更名为“中华李姓文化园”,名字上几个字的变化,更是格局上的豁然开朗,把为李氏传规立训之族事,变成为万世开太平之国事。格局之大,立意之高,令人折服。
2022年3月17日,鹿邑县举行纪念老子诞辰2593周年祭拜大典暨中华李姓文化园揭幕仪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国际,县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张峰,周口市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军法,鹿邑李氏文化研究总会会长李文德出席活动仪式,并为“中华李姓文化园”揭牌。县政协副主席李兰明主持揭幕仪式。揭幕仪式上,县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张峰介绍了鹿邑文化旅游发展和中华李姓文化园建设情况;李氏宗亲代表李景远、李峰进行发言;全体人员面向圣哲老子行三鞠躬,部分李氏宗亲代表敬献了花篮。